讓清明節更加“清明”
發布時間:2025-06-04 09:33?4 瀏覽次數:

  春雨霏霏,歲歲清明,又是一年清明時。清明節,又稱踏青節、行清節、三月節、祭祖節,與春節、端午節、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,流傳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。
 
  “清明”一詞在《歲時百問》中有云:“萬物生長此時,皆清潔而明凈,故謂之清明”。從清明節本身的釋義來看,“清明”不僅是“萬物皆潔齊而清明”的時令節氣,更引申到“天下太平,政治有法度”“四夷賓服,百姓家給,政教清明”的廉政文化范疇。在清明節到來之際,黨員干部在尊祖敬宗、繼志述事的同時,更要將“風氣之清”的古訓作為自己的座右銘,常思“清”“明”“潔”,不忘立身之本、不移公仆之心、不謀一己之私,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,讓清明更加“清明”。
 
  思想“清明”傳承英雄志。1937年清明節,毛澤東在黃帝陵祭文中寫下了“萬里崎嶇,為國效命”的情懷,正是革命先烈以“向死而生”的勇氣前仆后繼、薪盡火傳,才有了今日之中國。在清明節這一“將生死并置”的節日,黨員干部更需銘記我們黨走過的光輝歷程、付出的巨大犧牲、展現的巨大勇氣、彰顯的巨大力量,傳承英雄志,補足精神之鈣,厚植家國情懷,爭做真心英雄,勇當逐夢先鋒。
 
  祭祀“清明”追憶祖先魂。作為祭奠祖先、緬懷先人的傳統節日,清明節的本意在于“慎終追遠、敦親睦族、行孝盡哀”。然而一些地方浪費奢靡之風卻與清明祭祖裹挾在一起,甚至有些干部也參與其中:比誰家放的煙花爆竹多、買的祭祀品貴;看誰人多,亂立墳頭,招搖過市……曾經意義豐富、絲蘊悠長的清明時節,異化成了煙霧繚繞、喧囂嘈雜的“斗秀場”。“禮,與其奢也,寧儉;喪,與其易也,寧戚。”黨員干部必須時刻保持清醒地認識,摒棄陋習惡俗,帶頭堅持文明祭祖,一束鮮花、一個鞠躬、幾許默哀、一番靜思,與逝去之先烈進行“精神交流”,傳承祖先孝道,才是孔子“祭如在”的真正體現,也是生者對逝者最好的追憶與祭奠。
 
  紀律“清明”構筑廉潔防線。清明時節,草長鶯飛,萬象更新。“氣清景明”不僅是人們對自然人文之景的要求,更是人民群眾對黨風、政風、社風清正的期盼。清明節是回鄉祭掃探親的重要節點,黨員干部必須以身作則,率先垂范,帶頭遵守紀律,帶頭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,堅決做到不使用公車進行私人祭掃、不借祭奠活動公款旅游消費、不搞封建迷信活動、拒絕“吃、請、送”,不欠“人情”,不對人“授之以柄”,鐵腕糾“四風”,帶頭抵制各種歪風邪氣,帶頭過個“清明”節,真正形成“頭雁效應”。
 
  “萬物生長此時,皆清潔而明凈,故謂之清明。”清明將至,希望廣大黨員干部提高警惕,時刻心存戒律,警鐘長鳴,讓“清明”走進內心,以自然環境的“清明”、社會政治的“清明”、人生境界的“清明”,過好清明節。(石門縣紀委監委  舒理廣)
 
 
來源:三湘風紀
 

国产在线第一区二区三区可以下载|色综合91久久精品中文字幕|国产精品女人性满足免费视频|国产呦在线沙发|久久久久久久岛国免费